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院重点实验室翟双猛课题组利用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在3和5 GPa压力及1173~1873 K的温度条件下,开展了Fe-S-P三元体系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建立了Fe-S-P三元体系的相图,限定了月核中...2022-10-10
重晶石是我国优势矿产资源,广泛用于建材、电子、医药等领域,同时是钡化工的主要原料。在钡化工生产钡盐的工业过程中,重晶石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后生成硫化钡,经热水浸取后的硫化钡溶液可用于生产各种钡盐产品。水浸剩余的碱性滤渣,...2022-06-30
青藏高原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碰撞造山带,经历了不同类型的拆沉过程。其下地壳和地幔岩石圈被认为可能是在造山发育过程中发生拆沉作用而被移除。以往的数值和模拟实验等研究表明,高密度的榴辉岩在俯冲板块断裂和下地壳移除过程中起着至...2022-04-02
斜方辉石[(Mg,Fe)SiO3]不仅是上地幔的重要组成矿物,而且也是俯冲板片中的主要造岩矿物。由于与俯冲板片中其他主要矿物相比,斜方辉石的密度较低,因此其亚稳相被认为与位于地幔转换带的板块停滞有关。现有关于橄榄岩、辉石岩等典...2022-02-14
超离子态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在超离子态物质中一部分离子如液体一般快速运动,而另一部分离子如“骨架”一般固定在物质结构中。1988年人们就预测冰在高温高压下会转变成超离子态。超离子态冰电导率接近金属,可能存在于天王星和海王...2022-02-10
金属硫化物矿物是自然界常见的矿物种类之一,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受其自身结构的影响,自然条件下金属硫化物矿物极易发生风化作用,释放出重金属离子并产生酸性废水,造成周边环境重金属和酸性排水污染。随着金属硫化物矿产资源的开发...2021-07-20
约30年前,理论预测水(H2O)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会进入一种介于固态冰与液态水之间的新形态——超离子态。这种形态下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脱离晶格的束缚而在固体氧原子晶格中像液体一样自由扩散,从而导致导电能力大幅度增加,使固态冰...2021-03-11
影响水在地球内部赋存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压强、成份、氧逸度和水逸度。以往关于水在NAMs中溶解度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在纯水体系(高水逸度、活度)下开展的,没有考虑地球内部流体成份的复杂性。由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内...2021-01-06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院重点实验室范大伟研究员(院青促会会员),应Springer-Verlag出版社和国际SCI期刊《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主编Carla F. Braitenberg教授邀请,加入《Pure and Applied G...2020-12-17
前人关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微量元素掺杂的矿物岩石的电学性质报道,主要集中在氢元素(或结构水),而其它的微量元素较少。近来,关于高温高压下含水的橄榄石弹性波速研究结果,表明钛含量对弹性波传播速度有重要影响(详见Cline, C. J.,...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