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广州地化所的黄永胜副研究员访问地化所

    应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院重点实验室张辉研究员的邀请,中科院广州地化所的黄永胜副研究员于319~20日到所交流访问。期间,黄永胜副研参观了所内的高温高压实验装置,与张辉课题组就高温高压实验在矿床学方面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并于320日在高压室307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高温高压水-岩相互作用模拟实验限定俯冲带流体循环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唐勇研究员主持,来自高压室、矿床室和环境室的部分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加了这场报告。

目前,高温高压实验模拟研究已成为探索地球和行星内部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俯冲的大洋岩石圈将地表流体以孔隙水和矿物结构水的形式带入地球内部,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俯冲板片发生脱水-脱挥发分而释放流体;源自俯冲板片的多组分流体会向上迁移进入上覆地幔楔。然而,流体的加入如何影响和改变着地球内部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控制着岩浆的产生和火山的爆发、导致地震灾害的发生、促进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引起电导率和地震波速异常、维持全球的物质循环和动态平衡等科学问题尚不清楚。在本次报告中,黄永胜博士分享了近期基于实验室高温高压条件下水-岩模拟实验研究获得的结果,重点介绍了晶体取向对颗粒尺度流体连通性的影响、以及大洋俯冲板片中热液蚀变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

报告结束后,高压室多位老师和研究生针对颗粒尺度流体连通性的影响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高压室 张辉课题组/供稿)


Download attachments: